ES数字化校园   图书馆   登录

2013年黄浦区教职工读书征文活动优秀作品汇编

作者:大同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4-04-27

一等奖作品


“正能量VS负能量”的五种情境
            ——《正能量》读后感
大同初级中学 吴娇


        不知从何时起,“正能量”这个词汇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当在图书馆中检索“正能量”一词时,书名中含有“正能量”一词的书籍竟然有186种之多。于是当我翻开理查德•怀斯曼的《正能量》一书时,与其说是怀着求知与敬仰,不如说是带着好奇甚至不屑的心理。
        何为“正能量”?理查德•怀斯曼开宗明义地写到“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而心理学中的正能量是指“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承认,我被作者的观点逐渐吸引。有时,源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思维习惯,我们不经意地流露着负面思维。
        而后,我又阅读了另一位世界级心理学大师维恩•戴尔的《正能量(实践版)》一书。反思了一下自己在教学和生活可能负面思维的几种情境,以兹自勉。
        第一种情境:别人赞美你,“你这次公开课真是精彩啊!”
        这时候,我们会说“谢谢!”,但更多的时候,我们会谦虚地回答:“哦,这没什么,只不过是运气好,学生配合罢了。”我们这样回答,源于东方文化的含蓄,而却没有注意到,这样的回答,隐藏着对自我能力的否认,是典型的自我贬低行为。作者认为,在日常的言谈举止中,存在大量的自我否定行为时,便将负面的能量积聚起来,并减少了生活中爱的机会——无论是自爱还是对他人的爱。下次,我们可以试着用充满正能量的回答:是的,我为这次公开课准备了很久。
        第二种情境:孩子即将考试,需要激励。
        这时候,也许我们会习惯地说:“儿子好好考,考到前五名,奖励你一台ipad”等诸如此类的话。而作者认为,“奖励其实是一种负能量”,奖励系统或者没有长效,或者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阻碍人们做出值得鼓励的行为。作者认为,即使是仅仅想象自己会获得的奖励也会抑制正能量的产生,鼓励他们想想从学习中得到的乐趣,把动机内化,才是激发正能量的途径。换种有正能量的做法吧:儿子,加油,学习好比攀山,无限风景在前头!
        第三种情境:学生考试成绩很好,需要表扬。
        这时候,老师会情不自禁地说:“××同学你真聪明啊,真是了不起!”作者通过实验证明,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为了维持“很聪明”这顶光环,再次接受任务时,习惯挑选难度系数小的任务,这样就可以一直被认为“很聪明”。而激发正能量的方法是肯定他自身的努力,而与是否聪明无关。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努力,你可以掌握任何学科或技能——如果你选择这样做。不妨换种充满正能量的表扬:××同学,你通过不懈的努力完成了这次挑战,将来你可以面临更艰巨的任务!
        第四种情境:你是谁?你对自己有何评价?你用什么词语描述自己呢?
        怎样说呢,也许只是为了少承担一些额外的责任,或为自己开脱找借口,我会说,“我记性不好”、“我是马大哈”、“我一直都这样”、“我挺容易紧张的”、“我什么体育活动也不会”、“我已到中年,身体吃不消了”等等。这些消极性言辞的结果是:“我就是这样”、“我一直是这样”、“我也没办法”、“我天生就是这样”。这些自我挫败性的语句像锁链一样使人不能改变自己,不能发展。现在,我们可以换一种充满正能量的自我评价方式:“到今天为止,我选择了那种个性”、“我过去曾认为自己……”
        第五种情境:你花费了大量时光竭力想赢得他人的赞许,结果没有得到,你会怎样想?
        你是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还是领导有眼无珠?作者分析,当寻求赞许成为一种需要时,你就会将自己的一部分价值奉献给“外人”,因为你必须得到他人的赞许。假如这些人提出反对意见,你就会产生惰性。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在将自我价值置于别人的控制之中,由他们随意抬高或贬低。因此,作者认为:需要赞许是一种负能量。换种思维的方式,就可以让自己充满正能量了: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得到没个人的赞许,但是我所做的事有它自身的价值。
        写到此处,我想起了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的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代表信念(Beliefs)是指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C代表结果即症状(Consequences)。影响结果C的不是诱发事件A,而是信念B。简而言之,即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换种思维方式,让我们更具正能量地思考问题,事情的结果也许真的会不同。
        没有任何负面能量的人似乎是不存在的,但停止自我挫败行为则完全可以实现的。从现在起,无论何时何地,都积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