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奖作品
教师要给学生传递正能量
——读《正能量》一书有感
大同初级中学 张怡
什么是正能量?正能量是时下颇为流行的词汇,趁假期翻阅了理查德﹒怀斯曼的《正能量》一书。这本书语言文字浅显易懂,却深刻地告诉我们:生命中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非不能也,乃不为也。想很多很多,如果去做,用表现这种张力的形式去做,就会让能量变成积极向上,成为正能量;相反,不去做,一个劲地不用行动而只是用思维在自己的脑海里打转转,就是一种负能量,让那个这种负能量笼罩,那么一个让人就会消沉下去。正能量是赋予在人身上的神奇力量,它并不神秘,且可以由自己掌控。使用正能量并获得成功的人不计其数,比如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比如比尔.盖茨、巴菲特、乔布斯等等。作为生活在这个世界的平常人,我们在观察这个世界的同时,却常常忘记了自己的能量。
《正能量》这本书不是简单枯燥的说教,而是具体实在的案例和训练方法,让读者很快就能受益。例如:书中第一章“肌肉的魔术”,就教我们如何以肢体语言来增加自己的毅力,用DSD(做点不同的事)进行一系列的练习。比如一天不看电视,写一首诗,走不同的路线去上班,这些简单的方法会在改变自我养成良好习惯方面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将这些细节坚持下去,说不定哪天就会突然发现,我们不再是那个仅仅麻木重复自己旧行为模式的人,而是变成一个能够控制自己的人生、对身边的环境作出反应的人。对我们来说,这简直就是个魔法,当我们这样做时,正面的能量、惊奇和喜悦,会源源不断地回应我们。
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根本动力,只有代表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教育正能量无所不在时,教育才会产生无穷的力量,才会去推动社会的进步。教育需要传递“正能量”,通过教育可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增强道德力量,我想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每一位教师就应该做一个正能量的传递者,每一次的课堂教学和学生都能碰撞出激烈的火花,我想这就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当今社会迫切需要培植、传递“正能量”,而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传递“正能量”的主渠道,身为一名思想品德学科的任课教师,我感到责任重大。
思想品德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关键不在于演示和传导知识,而在于为知识内化为“见识”、感悟为“思想”,为知识的“价值化”、“人格化”提供“正能量”。我认为在思想品德课上更好地提升教育“正能量”的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通过进行思维碰撞来激活“正能量”。时下一些思想品德课,常常错把学生当成一无所知的“白板”,要么教师讲风太盛,要么偏重让学生零起点合作探究,这些都偏离了学生实际,背离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应当是以“思想求异(不同观点发声)——思想碰撞(课堂讨论、辩论)——思想求同(归宿教学目标)”为主基调的运作过程。适时、适度地组织课堂辩论可以作为激励学生“思维碰撞”进而激活“正能量”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重点、难点及疑点,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实际,结合当前的重点社会热点,确定切实可行的辩论题目和内容。在学生辩论过程中,教师应扮演一个经验丰富的“引导者”、“辩护者”、“协调者”的角色,而不是纯粹的“教师”角色,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例如:教师以“‘最美铁警’李博亚抢救轻生者值不值”为辩题组织辩论赛,学生们为了战胜对手旁证博引,从多角度、多层面来阐述、论证自己观点。他们从抱起小悦悦的“最美婆婆”陈贤妹,到徒手接住坠楼小孩的“最美妈妈”吴菊萍;从勇救学生双腿高位截肢的“最美教师”张丽莉,到身负重伤不忘履行职责的“最美司机”吴斌;从烈火中书写大爱的“最美总经理”周江疆,到车轮下救人的“最美学警”李博亚……举了许多“最美人物”的例子,通过辩论学生们真正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眼花缭乱的物质时代,虽然有人为权与钱不惜挑战道德底线,但更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和“最美”们生活在一个年代。“最美”称号如雨后春笋,“最美”之风遍地尽吹,感动并带动更多的人向“最美”看齐,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姿态。救人者的壮举,再次激发起强大的社会正能量。与其叹息世风日下,不如慎独自省,珍惜“最美”们散发的正能量,做个日常生活中“最美”的人。
其次,通过实现情感共鸣来放大“正能量”。实现思想共振,情感共鸣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所追求的境界。思想品德课要以思想共鸣达成效果倍增,就须在吸引学生“好学”“乐学”上下工夫。只有学生“愿意”学、“喜欢”学,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突出学生主体身份且主体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思想共鸣的佳境才有可能实现。为此,教师可用具有生活味儿、时尚味儿、创新味儿的内容,引发学生思想的共鸣。如:教师可以创新包括创新课程资源,创新观察视角,创新教学策略等。只有把课上出新意,才能让学生在好奇中印象深刻,回味无穷。如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洋溢着“时尚”的气息,冲击和改造着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思想品德课若能顺势多一些时尚味儿,就能与学生分享更多的“共同语言”,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时尚面前多一份思考,多一份理性。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教师精心设置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处于追求真善美的情感中,“正能量”就能在思品课堂中不竭地涌动。教学情境有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歌曲视频情境、体验情境、表演情境等很多种,情境的创设要合理,在设置情境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实际需要而定,不能生搬硬套。例如:在讲“中国梦”这一内容时,教师播放了张也演唱的歌曲《中国梦》和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阐述中国梦的讲话视频剪辑,歌曲视频情境一下子渲染了课堂气氛,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使学生很快就投入到愉快的学习中去,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再次,通过借助思想疏导来传递“正能量”。在社会汹涌澎湃的思想激流面前,思想品德课教学所传导给学生的“正能量”无疑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初中时期的青少年思想还不够成熟且又缺乏稳定性,头脑产生的思想疙瘩、思想困惑若得不到及时排解,在社会不良信息的刺激下,极易产生负面情绪,进而积聚为导致思想滑坡的“负能量”。只有做好课外的“思想疏导”工作,才能留住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使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有效”,而且“长效”。
例如:在教授《社会和谐、共建共享》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课前让学生进行“我身边的不和谐现象”的小调查,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一步思考不和谐现象产生的原因,课前的小调查为之后“我们能为社会和谐做些什么”的问题讨论做了铺垫,让学生明白了社会和谐需要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建设的道理。又如:在教授《我们周围的公共设施》这一课时,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前和课后的收集资料、社会调查等活动,如“上海有多少座跨黄浦江的大桥和越江隧道”和“社区公共设施的现状”等小调查,学生通过小组互动、自主探究了解了身边各种公共设施的情况,学生将调查成果制作成PPT进行展示,进一步感受到社会的文明进步,这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爱惜公共设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堂上展示交流时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大大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课后,教师布置了拓展作业:“你觉得身边哪些公共设施还不够完善,请提出改进建议”。鼓励学生为完善公共设施提出合理提议,为上海的明天出谋划策,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纷纷递交任务单,提出了各种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总之,一个人有了正能量,才能积极向上。改变自我,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超脱世俗的平庸和鄙陋,让我们变得充满活力,更加自信,就是在创造教育的正能量。尽管社会是个大学校,学校是个大社会,尽管社会上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也会印记在学校中,但作为教师,我们还是应该用正能量来引领孩子,给孩子们一个天蓝云白、山清水秀、阳光灿烂的世界。我们这些引领孩子走路的人,当然更要用正能量来强大自己的内心、强大自己所在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