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数字化校园   图书馆   登录

践行“三个一体化” 努力打造精品链

作者:大同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2007-03-12

大同初级中学     张雷鸣

 

 

上海市大同初级中学(原求是中学),创办于1962年。四十六年的风雨见证了大同初级人求索、奋进的历程。学校秉承着 “求真、求是、求索”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作准备”的办学理念;实践着“德育核心,科研引领、教学中心,科技特色”的办学策略。学校以学生、教师、学校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继承办学传统,彰显学校特色,夯实发展基础,丰厚学校文化”为主要任务,深入开展聚焦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正扎实推进“链建设”, 全方位打造大同初中,以不断提升“大同初中”这一教育品牌的社会知名度和家长信任度,努力践行“创优质品牌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承诺。

 

一、“三个认同”,让“链建设”作为大同发展的共同事业。

 

学校文化建设在于全体教职员工对它的价值认同,而价值认同具体表现在各自对岗位的付出。大同博大精深的学校文化支撑着大同事业的发展。大同上位的思考、创新的工作、显赫的成绩,与时俱进的精神,都是大同初中办学的努力方向和精神食粮。而“链建设”必将为学校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传承大同文化,夯实初中基础”是我们始终不喻的奋斗目标。在大同初中这一奋斗目标的统领下,学校适时提出每个教职工要主动适应学校的发展,要珍惜机遇,直面挑战,以此凝聚人心,提升竞争力;我们不仅完成了学校传统、办学特色、学校制度、学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的全面总结,还从整体思考学校发展蓝图角度,顺利进行了学校的重新规划,制定出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共同的事业,人心所向,大家正在为学校发展愿景而努力着。

 

 

1、基于事业,共同商讨“链建设”

 

“链建设”作为初高中共同的事业,我们在两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中注重加强联系和沟通。我校聘请大同杨明华、蔡蓉、徐志雄同志为顾问,创设机会请他们为链的发展出谋划策,并通过系列报告传承大同文化,争做优秀教师 “从大同发展历程看大同文化特征”、“我眼中的大同――大同文明单位建设”、“大同意味着什么?”、话接链·谈发展迎新联谊会 参观大同校史陈列馆等活动,使老师们在与大同的零距离接触后,感同身受了大同领导们各自的人格魅力和大同深厚的文化底蕴,老师们在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事业认同的基础上,走近了大同,走上了更利于自身发展的平台,学校迎来了加快发展步伐的契机。

 

 

2、建立机制,沟通完善“链建设”。

 

“链建设”已成为两校的常规工作,大同高中和大同初中都有行政干部分管此项工作。以制度保证,责任落实“链建设”。我校由来自大同的章健副校长分管“链建设”工作,她在初高中的牵头协调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沟通的作用,并源源不断地把大同的管理理念,大同人的风范带进了初中校园。如今“链建设”工作已作为专项工作写入大同高中和初中的新三年规划中。初高中规划的整体性、一致性和传承性,必将循序有进地推进学校办学目标实现的过程。我们有理由相信,三年后的大同初中在机制、体制、教学质量、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办学社会认可度上,必将有质的飞跃。

 

 

3、打造精品,扎实推进“链建设”。

 

作为我区最后完成的一条教育链,我们酝酿准备了整整一年,因为“大同初级中学”这个校名本身就意味着我们必须站在一个高起点、高平台上谋求学校新的发展。面对来自家长、社会、政府等各方面的高期望,我们决无退路。两校一牵手,杨校长在班子会上,就提出了“大同教育链”要建设成一条“精品链”的建设性目标。我们将以课题带动,在三年内积极有序的推进“三个一体化”建设,力争每年三个方面都有所突破,两校师生齐心协力为打造“精品链”,为我校成为市、区优质初中品牌学校而努力。

 

二、“三个一体化”建设,让“链建设”凸显学校内涵发展。

 

1、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增强师生归属感。

 

大同近百年的历史积淀,筑就了大同丰厚的文化底蕴。大同的文化是大同的荣耀,更是大同的宝藏,大同的文化更应该传承和发扬光大。作为大同初中,我们要知晓大同文化,融入大同文化,让大同文化在初中的土壤里孕育出新的枝芽。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先从校园环境建设入手,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在硬件建设上,我校既和大同高中统一又保留自己特色。我们重新整体规划校园环境,凸显学校科技教育特色。从正对大门口的大型雕塑“腾飞”、绿化丛中的小品展现,到西大楼门庭大型科学家的浮雕,每栋楼的走廊及各专用教室布置,无不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了办学特色,体现温馨的人文关怀。在软件建设上,我校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为抓手。通过开展学习高中“导航”计划的实施方法,设计初中阶段的学生“导航”计划;尝试初高中共同举办科技艺术节;每学期的学生社团互动;联动对口小学开展“半日看大同”、 “半日看大同初中”、“大同学子风采”大讨论、初中优秀学生代表参与高中寒暑假的各项考察等活动,以彰显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特色,培育师生的“大同人”情怀。

 

2课程建设一体化,提升学校竞争力。

 

大同课程改革一直是上海的领跑者,大同课程建设的经验也已经辐射全市。大同初中应该在课程建设方面更多地借鉴大同高中的经验,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原有的科技教育优势,加快课程建设步伐,重点整理和开发拓展型校本课程。依靠大同优良师资,开展各类特色教学。如开设OM头脑奥林匹克、英语口语、英语阅读听力、口琴艺术教学、德语、车模、机器人、围棋、摄影等拓展型课程教学。

 

加强学科建设。加强学科类竞赛辅导力量。数、外、物理、化学等学科每个年级开设学科类拓展型课程,请大同名师来我校担任竞赛辅导老师。并依托大同教师培训指导我校教师,开设有质量的拓展型课程和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在初高中学生开展“同伴示范教育”活动,大手牵小手,共同开展多纬度课题研究。我校有艺术类、体育类特长学生参与大同的管乐队、交响乐队、民乐队、合唱队及各个体育项目的训练活动。课程建设一体化,有利于学校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优秀学生。

 

3、  队伍建设一体化,激活教师成长内驱力。

 

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只有教师发展了学校才会发展,学校有义务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在链建设中大同高中承担起加强初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软实力的责任与使命。每年初高中师资有一定的流动。由初高中校长协商调配,我们鼓励教师自我发展,鼓励老师到高中教学,同时也鼓励 高中 老师到初中兼课。大同(新聘)高级教师根据“链建设”需要,到大同初中支教一年的优先考虑评聘。大同中学和大同初中中高级职称评聘份额可通用。比如今年我校高级教师名额有多余,希望可让给大同 高中的 老师先评,到明年大同高中有高级教师退休,名额又多出来了,再返还给初中。

 

搭建各种平台,促进初高中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大同高中这一强大后援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每学期以主题教学研究为载体,先后开展了优化教师教学行为,改善学生学习方式,“两纲”进课堂教学研究等教育教学展示活动。大同高中教师们教学上的诚恳、严谨、无私······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初中每个老师。每一次亲密接触,两校教师都异常认真对待。在课堂教学互动中,收获最大的莫过于我校的每位老师。通过高中名师的观摩指导,初中教师在自主发展中专业化水平得以提升。   

 

“团队带教”,激活青年教师对专业发展的渴求。如定期开设名师讲坛,进行初高中教学比武等。高中杨明华校长、分管教学校长,每学期亲自带队来初中调研课堂教学开展情况;激励教师高层次高水平发展。主要是高中教师对初中教师,在教育艺术、班级建设、驾驭课堂能力,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培训与指导;加强教师间相互合作与交流。大同带教老师点评指导青年教师教科研课题开题会,为有效提升我校教师教科研水平,开了好头;每学期初高中全体教师有“教师论坛”、“党员论坛”等活动,共同的学习增进了初 高中 老师间的情感;大同校级领导顾问团成员对初中教育教学给予了高度关注,他们定期来我校听课指导。大同还将为我校后备青年干部的培养提供岗位见习的机会。

 

 

学校的发展是积淀式的发展,精品链的打造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锤炼。我们深知一个学校的品牌打造,非一日之功,非一时之力。然而我们认准一个方向,追求自己个性、着力体现特色,我们要在高度的认同、自信地实践、不断反思中提升自己,用我们的执着和智慧,努力打造品牌,健步走向打造黄浦教育精品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