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数字化校园   图书馆   登录

点亮元宵花灯,欣赏诗词盛宴

作者:王婷婷 发布时间:2024-02-24

    万家灯火闹元宵,诗词灯笼盈瑞气。2月23日,学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手绘花灯庆元宵,福满校园启新篇”暨“初二年级语文跨学科作业展”。这次活动旨在探索“双减”背景下使语文作业既减“量”又增“质”;既兼具创意,又保有温度;既充满趣味,又满含思维深度。活动将理解古典诗文、制作手工灯笼、感受传统文化融于一体,引导学生自主深入地理解、思考并创作。


    制造一段与元宵有关的回忆、分享一些制作灯笼的心得、理解一篇课内诗文佳作,提升一下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正是本次学校八年级语文“诗词灯笼”跨学科作业探索的四个层次。

    在寒假作业指导中,备课组老师精心设计了评价量表,从主题的选择到内容的关联,从形式的设计到内涵的融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确定素材与样式,内外兼修。


    内容设计上,引导学生紧扣八年级课内诗文,结合单篇或群文,挖掘诗文内在意蕴和联系,层层深入或由点到面,开掘古诗文中的精神世界。如初二1班刘羽馨同学的灯笼,以彩绘兼书法的形式生动呈现《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美好乌托邦,寄予文人雅士的恒久的精神追求。


    形式上,既引导学生突出传统特色,以国画、书法、篆刻等形式呈现诗文的韵味,又鼓励学生融入新的创意、元素,探索新的审美形式和风格。如初二4班朱天爱同学的灯笼,集优美的书法,灵动的绘画,圆融的篆刻于一体,极好地呈现出《与朱元思书》中灵动雅致的山水世界与文人风骨。


    语文课上,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分享制作灯笼的点点滴滴,观看同学们制作灯笼的照片和视频,包括灯笼拼装过程,主题选择,绘画说明,制作中的小故事或小插曲等。如这只修竹灯笼,小作者对“竹”进行深入解读,由个人、国家气节乃至民族精神,短短的一次分享,融合了说明类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主题确定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画面构图突出了中西合璧,文化的融合;流畅的交流展示又不失为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锻炼。


    最后的展示活动现场,一排排灯笼高高挂起,校园里洋溢着热闹喜庆、诗情画意的气氛。学生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灯笼展示出来,满脸笑容地说:“就要过元宵了,看到自己第一次做的手工灯笼展示出来,我有些雀跃,能用这样的方式走进古诗文,我很喜欢!”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自豪和喜悦。







    同学们欣赏、流连,在投票环节,学生和老师们积极参与,从样式、内容、色彩多角度评价,为自己喜欢的灯笼投上郑重的一票。





    这场跨学科作业展示活动,不仅表达了大同初学子对元宵佳节的祝愿,增进了学生对诗文意蕴的解读,更促使大同初教师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突出学科实践,综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助力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在做中学、悟中学、用中学和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