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讲话
袁慧萍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在洋溢着丰收喜悦的金秋九月,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第35个教师节,隆重表彰我校近一年来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代表。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党、政、工、团向辛勤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向为学校发展、学生成长恪尽职守的每一位教职员工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庆祝教师节,我们感悟的是教师的责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庆祝教师节,我们感悟的是职业的自豪。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事业;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庆祝教师节,我们感悟的是身边的感动。我们的教师用智慧、汗水和心血,谱写了学生圆梦的主题,谱写了无私奉献的颂歌,谱写了学校改革进取的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好老师是学校的名片。“好学校”不是抽象概念,不是空洞说辞,它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师生形象表现出来的。教师精神面貌反映学校精神状态,教师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决定学校办学水平。正因为有众多好老师的努力和奉献,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为学校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回首过去,有太多的老师因为心系学生,不顾医嘱坚持在工作岗位;有教师爱生如子,早出晚归以校为家;有教师顾全大局,有困难不给学校添麻烦;有教师工作为重,不到万不得已不请假休息……
好老师是学校的镜子。一所学校办的好不好,往往体现在教师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自豪感上。而教师的这种感受又传递给学生,形成师生共鸣。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我们学校的杨佳晨、陈建操、史俊健、黄钦赟、孙红祥在市区的教学比赛中获奖,我们的何菊英、汪妍在市家庭教育、班主任大赛中获得殊荣。我们还有其他老师在各领域中获奖。这样的老师多了、这样的成果多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就更大了。
好老师是学校的依托。近年来,学校无论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还是新形势试下的中考改革探索还是课程领导力的全面推进,广大教师都是热烈的响应者、积极的参与者。所以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实力的持续提升,是全校教职员工努力的结果。学校事业发展的每一点进步,无不凝结着全校教职员工的心血和汗水。
那么,怎样才能当好老师呢?借此机会,我提四点建议:
一是老师要有人格修养。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者,人之模范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价值观。
二是老师要有大爱情怀。教师要有三爱。一是爱学生。老师关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学生在“爱”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成长起来。二是爱学校。学校是教师职业的物质载体。教师应该像爱家一样爱自己的学校。三是爱岗位。教师岗位既光荣又辛苦、既平凡又伟大。教师应珍惜岗位、敬畏岗位、认真负责、勇挑重担、精益求精。
三是老师要严谨治学。严谨治学既是教师的使命,也是教师的责任。它包括二个含义:一是要有治学的本领;二是要有治学的态度。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我们要学习大师精神,坚持真理,求真务实,做到诲人不倦。
四是老师要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特性决定的。毛泽东同志说,“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要做好先生,首先要当好学生”。习近平同志说:“打铁先要自身硬。”当今世界知识更新神速,新知识不断出现,旧知识不断被淘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过的一项研究表明,21世纪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到2-3年。所以,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始终保持充电状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增强专业素质,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方法,提高育人本领。
老师们,当前教育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等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如火如荼开展。我们学校也处在改革发展的紧要关头,既有机遇更有挑战。“十三五”期间,我们要紧紧围绕学校改革与发展这个主题,聚精会神搞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他人喝彩,为自己喝彩,让我们的工作更加出彩,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最后,祝各位老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事业有成!